源于:沈陽日報
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,傳統建筑行業也在不斷改革創新。
7月20日,記者在沈陽南北快速通道項目部看到,施工人員正在使用BIM技術模擬隧道建設的全過程——
隨著鼠標的移動,地下隧道的空間結構、管線布局在電腦屏幕上逐一呈現,記者就像戴上了有透視功能的眼鏡在虛擬的車站內漫游,瞬間將地下隧道的里里外外看了個通透。
這就是時下建筑界最火熱的BIM技術!
而提供這項技術的正是——沈陽市建設工程項目管理中心BIM研究所。
近年來,隨著沈陽發展現代建筑產業的不斷深入,BIM在沈陽的應用范圍、深度和水平得到大幅提升,并成為建筑領域供給側改革的重要突破口。在這場變革中,沈陽BIM研究所勇于創新,努力從傳統的監理管理單位向BIM建筑信息領域挺進。
從2012年成立BIM公司以來,該企業為云龍湖大橋工程、南北快速通道等十幾項工程提供BIM技術服務,已然成為沈陽BIM發展的一面旗幟。
建筑業供給側改革之“核”
BIM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縮寫,即建筑信息模型應用,是本世紀工程建設領域興起的一種新的信息技術手段。
2008年,北京奧運場館在建設中大量地使用了BIM技術,沈陽市建設工程項目管理中心BIM研究所董事長李學志也是在那時接觸了BIM技術。“我當時想著,傳統的建筑工程有很多缺陷,繼續追隨就意味著落后,只有打破傳統格局,創新,才能有機會,建筑行業與電子信息技術的結合一定會帶來巨大變革,這是個極具發展潛力和前景廣闊的市場,因此我決定去做建筑科技。”
李總口中的建筑科技,就是指BIM的建筑信息技術。“在信息化時代,信息技術與建筑業的深度結合——建筑業的信息化必然發生,而BIM技術正是建筑設計、施工、管理等實現信息化的實踐手段。”
在實踐中,沈陽BIM研究所參與的項目,都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,如——
90%的圖紙錯誤被排除
減少了60%的返工
節省了10%左右的施工進度
“總而言之,BIM作為一種新的有效的技術方法和工具,在建筑業面臨的挑戰面前,以其技術優勢,迅速成為新形勢下建筑業的新亮點和熱點,正在快速地發展和廣泛地應用。”
——李學志
BIM如何改變傳統建筑業?
對甲方
——利用BIM技術,可以對項目進行可視化宏觀管控,可以有效控制造價和投資、減少返工、節約工期、提升質量安全管理、積累項目數據、提升管理水平、降低運維成本。
對施工方
——BIM帶來的價值更為廣泛
●在專業應用上 可以實現快速建模、碰撞檢查、快速算量等,移動端節點圖應用,拋棄了紙質圖紙,通過BIM的虛擬建造功能,優化施工方案,大大提高工作效率
●在項目級應用上 將全專業模型導入管理平臺,同時關聯項目的進度和成本數據
“總而言之,應用BIM技術,可大幅度提高建筑工程的集成化程度,促進建筑業生產方式轉變,提高投資、設計、施工乃至整個工程生命期的質量和效率,最終提高工程質量。同時,BIM技術能夠實現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交換,實現項目全過程的精細管理,為產業鏈貫通提供技術保障和有效管理模式,促進建筑領域生產和管理方式的變革,推動建筑產業化和可持續發展。”
——李學志
從不被認可到“遍地開花”
BIM技術被譽為是繼CAD之后建筑業的第二次科技革命。然而,與任何的改革創新一樣,BIM的發展并不平坦。
沈陽市建設工程項目管理中心BIM研究所在2012年成立,起初市場并非一帆風順。
當時,作為沈陽建設工程項目管理中心的下屬企業,他們在沈陽監理行業擁有很大話語權,可是對于打破傳統建筑模式的BIM技術,很多建筑企業并不買賬,認 為BIM技術有些夸大其詞。
同時,因為BIM技術具有查找圖紙錯漏碰缺的功能,也引起許多設計單位的不滿。
不過,技術的變革從來都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推進的,BIM技術的種種優勢逐步顯現出來。
A 服務過的甲方看到了BIM帶來的既得利益和直觀感受
B 設計單位通過與沈陽BIM研究所多次PK發現,BIM能夠幫助完善及優化圖紙、減少變更,他們從過去的抵觸變成了接受,再到主動學習和推廣
這一切離不開項目管理中心李總和BIM團隊的堅持不懈。
“起初,BIM技術推廣的確進入了瓶頸期。后來經過自我反省,設身處地為客戶著想,從之前的頂層宣傳改為做底層基礎數據處理,尋找BIM解決方案,以發展的眼光去摸索、嘗試、創新,最終得到了認可。特別是看到了沈陽發展現代建筑產業的決心,讓我更堅信國內BIM技術的發展前景是不可估量的。于是我和我的團隊不斷完善技術,克服各方面困難和阻礙,在別人的質疑聲中逐漸堅持到現在。”回憶過去,李總有些感慨。
“公司這幾年的快速發展,恰恰證明了BIM的發展前景。BIM作為一種全新的理念和技術,正在建筑行業觸發一場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國家戰略已開始落實,對建筑企業來說,把握行業發展趨勢、不斷提升自身實力,依然是改革轉型的核心。而且BIM的應用,正在改變和改進政府決策程序,轉變我們規劃、設計、建造和運作城市的方式,實現建筑業轉型升級,推進智慧城市建設,使得城市形態在數字化基礎上進一步實現智能化。”
——李學志
四年的歷程,沈陽市建設工程項目管理中心BIM研究所從小變大,已然成為東北最有影響力的BIM公司。
工作范圍:施工現場管理、 大型復雜施工模擬交底、場地模擬、 質量安全可視管理、 5D施工管理、企業與項目管理平臺開發等、服務過的項目、 云龍湖大橋工程、六藥凌云工程、文體中心工程、 北市和景嘉園工程、洪匯園裝配式工程、南北快速干道隧道工程等。
進入更深、更廣領域
BIM研究所對未來充滿了信心,李總的信心究竟在哪里?
一位購房者,沒有去現場,就完成了“看房”的全過程。你是不是覺得這件事情很神奇?其實,這得益于BIM技術搭建起的三維立體模型。
“這個三維圖上的每個建筑構件都有自己的身份信息,包括尺寸、材質信息、廠家信息、施工安裝過程及責任人信息、URL鏈接、使用壽命等等。此外,購房者不僅能看房,還能定制個性化的裝修。”李總興奮地告訴記者,只見他輕點鼠標,房間的瓷磚材質瞬間換成了其他材質,呈現效果真實。“這樣業主在裝修前先按照自己的預想方案設計,并結合VR技術通過漫游方式感受裝修后的真實效果,可以減少裝修返工,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。”
沈陽市建設工程項目管理中心BIM研究所這兩年一直著力于“接地氣”的研究,而“量體蓋房”就是其中之一。其實,BIM技術不僅是工程設計階段的“神器”,而且在施工現場技術、質量、安全、進度和成本管理上發揮的作用更是非人力可比。
在該公司的北市活動中心工程項目部,技術人員正在進行施工前的準備工作。“整個施工場地盡收眼底,辦公區、生活區等臨時設施一目了然,現場的塔吊也立體呈現。”項目負責人指著計算機上的模型說:“BIM把整個工程虛擬建造一遍,能協同各專業提前對施工難點制定解決方案,而且一個工程中所有大跨度、高大模板支撐等危險作業的地方,只要點擊鼠標,就都能智能顯示出來。”
在大量實踐的基礎上,BIM研究所在不斷探索BIM技術在項目管理中更深、更廣的應用。
今年,該公司提出運用BIM技術將施工模型與進度計劃進行匹配,并通過管理平臺進行控制,及時分析進度方案、精確把握施工動態,真正實現了智能化管理。“如果我們想了解大樓某一天的計劃進度和實際進度狀態,系統便會很快平鋪出現二者的對話框,并用警示顏色自動提示計劃進度和實際進度的相差之處。”同時,我們還通過BIM,將一份預算文件轉化為投標價、分包價、成本價、送審價、結算價、審定價等多種形式的造價文件,形成可以共享、參考和調用的造價數據庫。
如果將BIM真正應用到建筑的全生命周期,那么帶來的優勢將無可比擬。
以施工階段為例,李總告訴記者,對于施工企業來說,第一關注的是施工進度,因為進度是直接影響到企業是否盈利,施工企業每天的花費很多,比如工人工資、塔吊這些花費都要考慮。同時,業主也會對施工企業有明確的完工時間要求,延誤一天可能要罰款,假如晚完工一天損失是50萬,一旦延誤一、兩個月,幾千萬的資金也就付之東流。如果將BIM應用到施工階段,并利用BIM控制項目的進度,就可以有的放矢的管控企業成本。
BIM是一種很好的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,因為BIM本身就是為了建筑的全壽命周期產生的,它是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一種信息模型,而不是針對某一個階段。它不僅是設計階段的信息模型,同時也是施工階段、運維階段的信息模型。用BIM可以很好的去打通每一個階段,信息模型會從一個階段傳遞到另一個階段,真正做到信息可以流動,并貫穿項目的整個過程。” ——李學志
為建筑業帶來更多可能
BIM的出現,對企業的管理起到變革作用。
而今,沈陽BIM研究所更是努力將這種“全周期”概念引入政府管理層面。“你可以想象這樣一個畫面,在政府監管部門的項目監控室中,監視大屏幕隨時可以切換到全市各個施工現場。每個屏幕都顯示著在建項目的三維建筑模型以及現場視頻對比畫面,該三維建筑模型已經加入了施工進度、施工安全事項、施工質量事項等要素。”
李總告訴記者,目前政府監管部門對轄區各個工地的管理流程,是通過人工巡查然后現場填寫管理日志,統一上報整理,該過程繁瑣費工,時效性差。如果采用BIM技術建立數字化工地平臺,將數據直接整合到該數字化工地的管理系統中,既減少了人工,又便于管理。通過其可視化的監管方式、流程化的管理方式、透明化的交流方式,使得政府對工地的監管及時、透明、全面。各級主管領導可以及時了解現場動態,遠程指揮,運籌帷幄。
隨著“十三五”規劃明確BIM技術將作為新技術在我國建筑行業推廣,沈陽發展BIM技術也進入快車道。
“特別是沈陽獲得現代建筑產業首個示范城市后,關于今后BIM未來的美好前景,相信不會再有人懷疑。而沈陽市建設工程項目管理中心BIM研究所也將利用這千載難逢的機會,努力實現BIM技術和城市地理信息系統的融合,建立完整的城市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的基礎信息庫,為沈陽智慧城市建設提供重要支撐。”——李學志(記者:于海)